新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新笔趣阁 > 远去的风筝 > 第三十四章,乌岭的价值

第三十四章,乌岭的价值

推荐阅读:

“委员长已经判明红军西进的意图,立刻部署“追剿”和堵截,企图将红军“歼灭”于湘江、漓水以东地区。在湘江布防的桂系军阀李宗仁、白崇禧,为了防止红军进攻桂林,将布防在湘江的桂军主力移防恭城。这样一来,湘江上出现了一个约五十公里宽的大缺口。这一军情被红军情报部门及时破译后,迅速送至红军总部。红军从广西兴安、全州间抢渡湘江,突破国军第四道封锁线。”

胡林说道。“还有一个情况,就是中统的康泽已经到了赣省,对预留的红军家属进行大规模的围剿,赣南一片白色恐怖。”

韩勇对着大家说道“这里我决定,张廷的护村队改为粤北独立团,部队扩编到五千人,团长张廷,参谋长胡鹏,情报局还是有胡林和向大成俩个人负责,你们现在的主要收集的情报就是红军的情报,因为我是红党党员。我一定要做些什么?”

韩勇叫来警卫,要警卫把于明叫来。没有一会于明就来到军营会议室。

“于明,你知道我是红党,现在也是你做选择的时候,跟着我们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,因为你是一名军人,也不是我们红党的人,我需要特勤队去营救那些被俘的红军,你看你是怎么样的选择,是留在这里继续训练,还是担任特勤队队长一职。”韩勇对着于明说道。

“这些都是矿石,到底能炼出多少金,我也看不准。一般人没有直接这样卖矿石的,都是拿机器把矿石粉碎,提炼出纯金来交易。这样算价钱就很明白了,运输起来也方便。”

杨启明恍然大悟,说:“朱爷,多谢您的指点。现在这批货也来不及了,说句不怕您笑话的,我那帮矿工兄弟,还指着拿这笔钱回家买米下锅呢。您差不多给我一个实价,我就都卖给您了。”

朱爷又认真地看了半天,最后说:“这些石头,一口价,1500块大洋。多了我也不敢给。我找人砸石头,也得花钱的。”他开的这个价钱,倒也算公平,在这个年代,2公斤黄金大约值2000块大洋左右,他给杨启明1500个大洋,还真不算是太黑。

杨启明犹豫了一下,但看到朱爷挺坚决的样子,也就放弃了讨价还价的想法。他毕竟也是第一次做这样的生意,对于行情一窍不通。难得遇到这样一位还算公道的买主,如果不见好就收,得罪了朱爷,这些矿石说不定还要压在手上多久呢。反正韩勇说了,山上的矿大得很,这几百公斤矿石只是一个开头,即使是吃亏,也只是亏这一次吧。1500块大洋,对于朱泾村来说,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笔巨款了,有了这些钱,就有了继续发展的资本,以后还怕挣不回更多的钱吗?

“多谢朱爷。”

于明毫不犹豫的站起来说道“我自愿加人红党,不怕牺牲,为红党的事业愿意献出生命,在所不惜,因为从你的身上,看到红党高贵的品质。”

韩勇说道“这样你回去以后,和特勤队的队员包括那些德国人,这次我要在赣南对中统杀无赦,因为这帮人是没有人性的。三天以后出发,张廷坐镇朱泾村,胡鹏在准备招收五十名的特勤队,有人问起就说我和于明去香港一趟,和德国商量军械的事情,张廷把军队想北移动五十公里在哪里驻扎一个营五百人,接应那些失散的红军和红军家属,带上几个德国军人,他们是我们最好的挡箭牌,参加的德国军人每个人补贴俩千美金,理由就是长途拉练。”

杨启明收了大洋,把矿石转给了朱爷,然后带着士兵们返回朱泾村。路过县城的时候,他拿出钱,采购了一批粮食等物品。他本来就是管后勤的,知道部队里缺哪些东西。当然,大笔的钱他是不敢花的,这得由韩勇来做主。

“成交,这些矿石就归您了。”杨启明爽快地回答说。

朱爷说:“兄弟,这些矿石,我拿回去处理一下。如果提炼出来的黄金比估计的多,下次我再把价钱给你提高一点。我也看出来了,你们肯定是找到了一处新矿脉,这矿石上炸药的硝味还没散完呢。你们下一步肯定还有更多的矿石要出手,到时候价钱上我们还可以再商量。”

今天胡林过来汇报一件事,韩勇心里很不开心,没有过多久,胡鹏,张廷,于明也跟着过来。看到韩勇的样子,就知道发生了大事,大家都盯着韩勇看。

胡林站起来说道,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,红军主力八万六千余人,从江西瑞金、于都等地出发,被迫实行战略转移。红军利用于都河的枯水期,在选定的地点架了五座浮桥,安然地过了于都河。这条路就是统帅选定的突围路线。红军连续突破敌人设置的第一、第二、第三道封锁线,进入湘南地区。”

点击下载,本站安卓小说APP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