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新笔趣阁 > 丫还是女生的!气煞我也! > 《天工开物 下篇 五金》译文

《天工开物 下篇 五金》译文

推荐阅读:

⑤坤元:大地。

⑥日用剪、斧口中委余:大约是指剪割银块时掉下的渣滓,平时所用的剪刀斧头是不会掉下银渣来的。

⑦钣锭:板状或块状的银锭。

凡银中国所出,浙江、福建旧有坑场,国初或采或闭。江西饶、信、瑞三郡有坑从未开。湖广则出辰州,贵州则出铜仁,河南则宜阳赵保山、永宁秋树坡、卢氏高嘴儿、嵩县马槽山,与四川会川密勒山、甘肃大黄山等,皆称美矿。其他难以枚举。然生气有限,每逢开采,数不足则括派①以赔偿,法不严则窃争而酿乱,故禁戒不得不苛。燕、齐诸道,则地气寒而石骨薄,不产金、银。然合八省所生,不敌云南之半,故开矿煎银,惟滇中可永行也。

凡云南银矿,楚雄、永昌、大理为最盛,曲靖、姚安次之,镇沅又次之。凡石山硐中有铆砂,其上现磊然小石,微带褐色者,分丫成径路。采者穴土十丈或二十丈,工程不可日月计。寻见土内银苗,然后得礁砂所在。凡礁砂藏深土,如枝分派别,各人随苗分径横挖而寻之。上楮横板架顶,以防崩压。采工篝灯逐径施镬,得矿方止。凡土内银苗,或有黄色碎石,或土隙石缝有乱丝形状,此即去矿不远矣。凡成银者曰礁,至碎者曰砂,其面分丫若枝形者曰铆,其外包环石块曰矿。矿石大者如斗,小者如拳,为弃置无用物。其礁砂形如煤炭,底衬石而不甚黑,其高下有数等(商民凿穴得砂,先呈官府验辨,然后定税)。出土以斗量,付与冶工,高者六七两一斗,中者三四两,最下一二两(其礁砂放光甚者,精华泄露,得银偏少)。

凡礁砂入炉,先行拣净淘洗。其炉土筑巨墩,高五尺许,底铺瓷屑、炭灰,每炉受礁砂二石。用栗木炭二百斤,周遭丛架。靠炉砌砖墙一垛,高阔皆丈余。风箱安置墙背,合两三人力,带拽透管通风。用墙以抵炎热,鼓鞲之人方克安身。炭尽之时,以长铁叉添入。风火力到,礁砂熔化成团。此时银隐铅中,尚未出脱,计礁砂二石熔出团约重百斤。冷定取出,另入分金炉(一名虾蟆炉)内,用松木炭匝围,透一门以辨火色。其炉或施风箱,或使交箑②。火热功到,铅沉下为底子(其底已成陀僧③样,别入炉炼,又成扁担铅)。频以柳枝从门隙入内燃照,铅气净尽,则世宝④凝然成象矣。此初出银,亦名生银。倾定无丝纹,即再经一火,当中止现一点圆星,滇人名曰“茶经”。逮后入铜少许,重以铅力熔化,然后入槽成丝(丝必倾槽而现,以四围匡住,宝气不横溢走散)。其楚雄所出又异,彼硐砂铅气甚少,向诸郡购铅佐炼。每礁百斤,先坐铅二百斤于炉内,然后煽炼成团。其再入虾蟆炉沉铅结银,则同法也。此世宝所生,更无别出。方书、本草,无端妄想、妄注,可厌之甚。

大抵坤元⑤精气,出金之所三百里无银,出银之所三百里无金,造物之情亦大可见。其贱役扫刷泥尘,入水漂淘而煎者,名曰淘厘锱。一日功劳,轻者所获三分,重者倍之。其银俱日用剪、斧口中委余⑥,或鞋底粘带布于衢市,或院宇扫屑弃于河沿,其中必有焉,非浅浮土面能生此物也。

凡银为世用,惟红铜与铅两物可杂入成伪。然当其合琐碎而成钣锭⑦,去疵伪而造精纯,高炉火中,坩埚足炼。撒硝少许,而铜、铅尽滞埚底,名曰银锈。其灰池中敲落者,名曰炉底。将锈与底同入分金炉内,填火土甑之中,其铅先化,就低溢流,而铜与粘带余银,用铁条逼就分拨,井然不紊。人工、天工亦见一斑云。炉式并具于左。

【译文】

黄金是五金中最贵重的,一旦熔化成形,永远不会发生变化。白银入烘炉熔化虽然不会有损耗,但当温度够高时,用风箱鼓风引起金花闪烁,出现一次就没有了,再鼓风也不再出现金花。只有黄金,用力鼓风时,鼓一次金花就闪烁一次,火越猛金花出现越多,这是黄金之所以珍贵的原因。中国的产金地区约有一百多处,难以列举。山石中所出产的,大的叫马蹄金,中的叫橄榄金或带胯金,小的叫瓜子金。在水沙中所出产的,大的叫狗头金,小的叫麦麸金、糠金。在平地挖井得到的叫面沙金,大的叫豆粒金。这些都要先经淘洗然后进行冶炼,才成为整颗整块的金子。

黄金多数出产在我国西南部,采金的人开凿矿井十多丈深,一看到伴金石,就可以找到金了。这种石呈褐色,一头好像给火烧黑了似的。蕴藏在河里的沙金,大多产于云南的金沙江(古名丽水),这条江发源于青藏高原,绕过丽江府,流至北胜州,迂回达五百多里,产金的有好几段。此外还有四川省北部的潼川等州和湖南省的沅陵、溆浦等地,都可在江沙中淘得沙金。在千百次淘取中,偶尔才会获得一块狗头金,叫做金母,其余的都不过是麦麸形状的金屑。

金在冶炼时,最初呈现浅黄色,再炼就转化成为赤色。海南岛的澹、崖两县地区都有砂金矿,金夹杂在沙土中,不必深挖就可以获得。但淘取太频繁,便不会再出产,一年到头都这样挖取、熔炼,即使有也是很有限的了。在广东、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洞穴中,刚挖出来的金好像黑色的氧化铁屑,这种金要挖几丈深,在黑焦石下面才能找到。初得时拿来咬一下,是柔软的,采金的人有的偷偷把它吞进肚子里去也不会对人有伤害。河南省的汝南县和巩县一带,江西的乐平、新建等地,都是在平地开挖很深的矿井,取得细矿砂淘炼而得到金的,可是由于消耗劳动力太大,扣除人工费用外,所得也就很少了。大概在我国要隔千里才会找到一处金矿。《岭表录》中说:“有人从鹅、鸭屎中淘取金屑,多的每日可得一两,少的则毫无所获。”这个记载恐怕是虚妄不可信的。

金是最重的东西,假定铜每立方寸重一两,则银每立方寸要增加三钱重量;再假定银每立方寸重一两,则金每立方寸增加重量二钱。黄金的另一种性质就是柔软,能像柳枝那样屈折。至于它的成分高低,大抵青色的含金七成,黄色的含金八成,紫色的含金九成,赤色的则是纯金了。把这些金在试金石上划出条痕(这种石头在江西省信江流域河里很多,大的有斗那样大,小的就像个拳头,把它放进鹅汤里煮一下,就显得像漆那样又光又黑了),用比色法就能够分辨出它的成色。纯金如果要掺和别的金属来作伪出售,只有银可以掺入,其他金属都不行。如果要想除银存金,就要将这些杂金打成薄片,剪碎,每块用泥土涂上或包住,然后放入坩埚里加入硼砂熔化,这样银便被泥土所吸收,让金水流出来,成为纯金。然后另外放一点铅入坩埚里,又可以把泥土中的银吸附出来,而丝毫不会有损耗。

【注释】

①括派:搜括摊派。

②交箑(shà):团扇。

③陀僧:一种矿石,为黄色的氧化铅。

④世宝:世上可以作为货币流通的白银。

黄金以其华美的颜色为人所贵重,因此人们将黄金加工打造成金箔用于装饰。每七厘黄金捶成一平方寸的金箔一千片,把它们黏铺在器物表面,可以盖满三尺见方的面积。金箔的制法是:把金捶成薄片,再包在乌金纸里,用力挥动铁锤打成(打金箔的锤大约有八斤重,柄很短)。乌金纸由苏州或杭州制造,用东海大竹膜做原料。纸做成后点起豆油灯,封闭着周围,只留下一个针眼大的小孔通气,经过灯烟的熏染制成乌金纸。每张乌金纸供捶打金箔五十次后就不要了,还未破损的话,可以给药铺作包朱砂之用,这是凭精妙工艺制造出来的奇妙东西。

夹在乌金纸里的金片被打成箔后,先把硝制过的猫皮绷紧成小方板,再将香灰撒满皮面,拿出乌金纸里的金箔放上去,用钝刀画成一平方寸的方块。然后屏住呼吸,拿一根轻木条用唾液黏湿一下,黏起金箔,夹在小纸片里。用金箔装饰物件时,先用熟漆在物件表面上涂刷一遍,然后将金箔黏贴上去(贴字时多用楮树浆)。陕西省中部制造的皮金,是用硝制过的羊皮拉至极薄,然后把金箔贴在皮上,供剪裁服饰使用。这些器物皮件因此都显出辉煌夺目的美丽颜色。凡用金箔黏贴的物件,如果日后破旧不用,可以刮下来用火烧,金质就留在灰里。加进几滴菜子油,金质又会积聚沉底,淘洗后再熔炼,可以全部回收而毫无损耗。

杭州的扇子是用银箔做底,涂上一层红花子油,再在火上熏一下做成金色的。广东、广西的货物是用蝉蜕壳磨碎后浸水来描画,再用火稍微烤一下做成金色的,这些都不是真金的颜色。即使由金做成的器物,因成色较低而颜色浅淡的,也可用黄矾涂染,在猛火中烘一烘,立刻就会变成赤宝色。但是日子久了又会逐渐褪色,如果把它拿到火中焙一下,则又可以恢复赤宝色(黄矾详见《燔石》卷)。

【原文】

点击下载,本站安卓小说APP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